物种 | 武夷茶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害利》·脾部药队 凉脾 次将 |
中文名 | 武夷茶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凌奂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武夷茶·《本草害利》·凌奂 |
更多 | 《本草害利》清(公元1644-1911年) 凌奂 著 |
〔害〕寒胃消脂。酒后饮茶,引入膀胱肾经,能令人腰脚膀胱冷痛。患瘕疝水肿拘挛,空心尤忌多食。发黄消瘦,使人不睡,多成饮症。
〔利〕苦甘微寒,入心、肺、脾三经。下气消食,去痰热,除烦渴,清头目,利小便,解炙爆油腻之毒,消痔漏等疮。
武夷茶,消食偏长,饮之宜热。冷则聚痰。与榧肉同食,令人身重。
〔修治〕三四月采,焙干,芽尖入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