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石钟乳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玉石中品 |
中文名 | 石钟乳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陶弘景·南朝·梁(公元502-557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石钟乳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陶弘景 |
更多 | (公元 536 年? )梁.陶弘景(隐居)注。七卷。原书己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集注是在《 神农本草经》基础上进行整理, 又增药 365 种, 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果、 菜,有名未用六类。 |
味甘,温,无毒。主治咳逆上气,明目,益精,安五脏,通百节,利九窍。下乳汁,益气,补虚损,治脚弱疼冷,下焦伤竭,强阴。久服延年益寿,好颜色,不老,令人有子。
不炼服之,令人淋。一名公乳,一名芦石,一名夏石。生少室山谷及太山,采无时。(蛇床为之使,恶牡丹、玄石、牡蒙,畏紫石英、 草。)
第一出始兴,而江陵及东境名山石洞,亦皆有之。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,碎之如爪甲,中无雁齿,光明者为善。长挺乃有一二尺者。色黄,以苦酒洗刷则白。《仙经》用之少。而世方所重,亦甚贵。(《新修》一五页,《大观》卷三,《政和》八三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