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皮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虫兽中品 |
中文名 | 皮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陶弘景·南朝·梁(公元502-557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皮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陶弘景 |
更多 | (公元 536 年? )梁.陶弘景(隐居)注。七卷。原书己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集注是在《 神农本草经》基础上进行整理, 又增药 365 种, 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果、 菜,有名未用六类。 |
味苦,平,无毒。主治五痔,阴蚀,下血赤白五色,血汁不止,阴肿,痛引腰背,酒煮杀之。又治腹痛,疝积,亦烧为灰,酒服之。生楚山川谷田野。取无时,勿使中湿。(得酒良,畏桔梗、麦门冬。)
田野中时有此兽,人犯近,便藏头足,毛刺人,不可得捉,能跳入虎耳中。而见鹊便自仰腹受啄,物有相制,不可思议尔。其脂烊铁注中,内少水银,则柔如铅锡矣。(《大观》卷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