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刺梨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刺梨 |
拉丁名 | Cì Lí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茨梨、文先果、团糖二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、路边或灌木林旁。分布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纲目拾遗》 |
更多 |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梨
拼音注音
Cì Lí
别名
茨梨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文先果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团糖二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、路边或灌木林旁。分布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
原形态
刺梨,又名:送春归(《宦游笔记》),缫丝花。
落叶灌木,高约1米。多分枝,遍体具短刺,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。叶互生,单数羽状复叶,着生于两刺之间;叶柄长1.5~2.5厘米,具条纹;托叶线形,大部连于叶柄上,边缘具长尖齿及缘毛;小叶通常7~11枚,对生,长倒卵形至椭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,先端尖或圆形,基部阔楔形,两面无毛;无柄。花两性,单生于小枝顶端,淡红色有香气;花萼5,基部连合成简状,围包雌蕊,上端膨大而成花盘,表面密被细长刺针;花瓣5,广倒卵形,顶端凹入,雄蕊多数,着生于花盘外围,有毛,长出于萼筒口;雌蕊多数,着生于萼筒基部,柱头头状。果实偏球形,被有密刺,成熟时为黄色,内含多数骨质瘦果,卵圆形,先端具束毛。花期4~7月。
性味
《宦游笔记》:"味甘而酸涩。"
功能主治
健胃,消食。治食积饱胀。
①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健胃,消食积饱胀,并滋补强壮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解暑,消食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生食或煎汤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