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蒲公英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从新》· |
中文名 | 蒲公英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吴仪洛·清(公元 1757 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蒲公英·《本草从新》·吴仪洛 |
更多 | 《本草从新》(公元 1757 年)清.吴仪洛(遵程)着。 十八卷。以《本草备要》为依据,一部分照旧,一部分增改,较为完善 。 |
一名黄花地丁.泻热解毒.
苦甘寒.(东垣曰∶苦寒入肾、丹溪曰∶花黄味甘、可入阳明、太阴经.)化热毒.解食毒.
消肿核.颛治疔毒乳痈.(乳头属厥阴、乳房属阳明、同忍冬煎、入少酒服、捣敷亦良.)亦为通淋妙品.擦牙、乌须发.(萨谦斋瑞竹堂方、有还少丹方、取其通肾.)白汁涂恶刺.(凡螳螂诸虫孕育、游诸物上、必遗精汁、干久则有毒、人手触之成疾、名狐尿刺、惨痛不眠、百治难效、取浓汁涂、即愈、千金方极言其功.)叶如莴苣.花如单瓣黄菊.四时有花.
花罢飞絮.断之茎中有白汁.(多年恶疮、蒲公英捣烂、贴之甚妙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