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鳖甲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备要》·鳞介鱼虫部 |
中文名 | 鳖甲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汪昂(讱庵)·清(公元 1694 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鳖甲·《本草备要》·汪昂 |
更多 | (公元 1694 年)清.汪昂(讱庵)着。四卷。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,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,论述扼要。 |
补阴,退热
咸平属阴,色青入肝。治劳瘦骨蒸,往来寒热,温疟疟母(疟必暑邪。类多阴虚之人,疟久不愈,元气虚羸,邪陷中焦,则结为疟母。鳖甲能益阴、除热而散结,故为治疟要药)
,腰痛胁坚,血瘕痔核(咸能软坚),经阻产难,肠痈疮肿,惊痫斑痘,厥阴血分之病(时珍曰∶介虫阴类,故皆补阴。或曰∶木物属金与土,故入脾、肺而治诸症)。色绿九肋。重七两者为上。醋炙。若治劳,童便炙,亦可熬膏。
鳖肉凉血补阴,亦治疟痢(煮作羹食,加生姜、沙糖,不用盐、酱,名鳖糖汤)。恶矾石。忌苋菜、鸡子(鳖色青,故走肝、益肾而退热;龟色黑,故通心、入肾而滋阴。阴性虽同,所用略别)。
鳖胆味辣,可代椒解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