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荨麻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荨麻 |
拉丁名 | Xūn Má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寻麻、蝎子草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本草图经》 |
更多 | 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、狭叶荨麻等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,切段晒于。同属植物裂叶荨麻(分布西南及湖北、浙江)、宽叶荨麻(分布华北及东北)亦同供药用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荨麻
拼音注音
Xūn Má
别名
寻麻(《益部方物略记》),蝎子草(《人海记》)。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、狭叶荨麻等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,切段晒于。
同属植物裂叶荨麻(分布西南及湖北、浙江)、宽叶荨麻(分布华北及东北)亦同供药用。
原形态
①麻叶荨麻,又名:焮麻。
多年生草本。茎高达150厘米,有棱,生螫毛和紧贴的微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轮廓五角形,长4~12厘米,宽3.5~12厘米,3深裂或3全裂,1回裂片再羽状深裂,两面疏生短柔毛,下面疏生螫毛;托叶离生,狭三角形。雌雄同株或异株,同株者雄花序生于下方。花序长达12厘米,雄花序多分枝;雄花直径约2毫米,花被片4,雄蕊引雌花花被片4深裂,花后增大,包着果实,长达2.5毫米,有短柔毛和少数螫毛,柱头画笔头状。瘦果卵形,扁,长约2毫米,灰褐色,光滑。花期7~8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山野、路边、草原、坡地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。
②狭叶荨麻
多年生草本。茎高40~150厘米,四棱形,有螫毛,分枝或不分枝。叶对生,披针形或狭卵形,长4~10厘米,宽1.2~2.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尖锯齿,上面疏生短毛,下面沿脉上有疏生短毛;托叶分生,条形。雌雄异株,花序长达4厘米,多分枝;雄花花被片4,雄蕊4;雌花较雄花小,花被片4,在果期增大,柱头画笔头状。皮果卵形,扁,长约1毫米,光滑。
生于山坡、林边或沟边。分布我国北方及东北地区。
化学成分
麻叶荨麻全草含多种维生素、鞣质。茎皮主要含蚁酸、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质等。
性味
辛苦,寒,有毒。
①《纲目》:"辛苦,寒,有大毒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甘,微寒,有小毒。"
③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:"苦辛,温,有小毒。"
注意
《本草图经》:"误服之,吐利不止。"
功能主治
治风湿疼痛,产后抽风,小儿惊风,荨麻疹。
①《益部方物略记》:"善治风肿。"
②《本草图经》:"疗蛇毒。"
③《蜀语》:"红者可治齁症。"
④《纲目》:"风疹初起,以此点之。"
⑤《黔书》:"可已疯。"
⑥《纲目拾遗》:"浴风,采取煮汁洗。"
⑦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湿,解痉,和血。"
⑧《黑龙江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:"治小儿麻痹,风湿,疝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炖肉。外用: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风湿性关节炎:麻叶荨麻适量,煎汤擦洗。
②治产后抽风,小儿惊风:麻叶荨麻少许,水煎服。
③治荨麻疹:麻叶荨麻鲜苗,捣汁涂擦。
④治毒蛇咬伤:麻叶荨麻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