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绿豆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解》·卷四\谷菜部 |
中文名 | 绿豆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叶桂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绿豆·《本草经解》·叶桂 |
更多 | 作者:叶桂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 |
气寒.味甘.无毒.主丹毒.烦热风疹.药石发动.热气奔豚.生研绞汁服.亦煮食.消肿下气.压热解石.用之勿去皮.令人小壅.绿豆气寒.禀天冬寒之水气.入足少阴肾经.味甘无毒.得地中正之土味.入足太阴脾经.气味降多于升.阴也.丹毒烦热风疹.皆属心火.绿豆入肾.气寒足以清心火.味甘可以解热毒.所以主之也.丹石之药性热.多服则热毒发动.其主之者.甘寒能解热毒也.奔豚者心病也.心受火邪而藏之于肝.肝受之而藏之于肾.肾气上突.如豚奔冲也.其主之者.寒可清火.甘可缓突也.热胜则肿.气寒清热.所以消肿.火性炎上.气热则炎上.气寒清热.所以下气.气寒所以压热.味甘所以解石毒也.皮性寒.故用之不可去皮.去皮令人小壅者.甘故也.
【制方】
绿豆同赤豆、黑豆.醋调敷痘痈.同大黄、薄荷.涂丹毒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