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益母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便读》·草部隰草类 |
中文名 | 益母草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秉成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益母草·《本草便读》·张秉成 |
更多 | 《本草便读》清(公元1644-1911年) 张秉成 著 |
益母草(图缺)
入肝行血.辛苦微寒.消水逐风.敷围散肿.花能外散兼行表.子则行中带补阴.(益母草消瘀化水.是其所长.以产母必有瘀浊停留.此物能消之化之.邪去则母受益.故有益母之名.凡花皆散.故可兼表.凡子皆润.而带甘味.故可兼补.然一本之物.总不越消水行血.进退而已.无瘀滞者不宜用之.其子名茺蔚子.本经首言能明目.虽云行中有补.只可用于肝血瘀滞.及血灌瞳神之证.若无瘀滞而欲其补益.则未必耳.祛风者.亦血行风自灭之意也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