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寄马桩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寄马桩 |
拉丁名 | Jì Mǎ Zhuānɡ |
英文名 | Herb of Desertliving Asparagus |
别名 | 鸡麻抓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干旱山坡、砂质地及沙丘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内蒙古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戈壁天门冬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aragus gobicus lvan.ex Grubov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带根全株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 |
《中华本草》:寄马桩
拼音注音
Jì Mǎ Zhuānɡ
别名
鸡麻抓
英文名
Herb of Desertliving Asparagus
出处
出自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戈壁天门冬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aragus gobicus lvan.ex Grubov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带根全株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干旱山坡、砂质地及沙丘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内蒙古等地。
原形态
多年生半灌木。具根茎。其上簇生多数长条状细根,长约20cm。茎丛生,直立或稍倾斜,坚挺,高约60cm,多分枝,老茎灰白色,呈皮条状剥离,茎枝无刺,枝条呈弧状弯曲或回折成“之”字状。叶状枝3-8枚簇生,线形,长短不等,通常长2-12mm,茎端尖或呈钻状;叶退化为鳞片状,膜质。花为黄绿色,钟状,单性花,雌雄异株,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;花梗短,关节位于中部;花被6片;雄蕊着生于花被裂片的基部;子房3室。浆果球形直径5-7mm,熟时橘红色,含种子3-5颗。花期5月,果期6-9月。
性状
性状鉴别 根细长,略呈梭状,稍肉质,粗1.5-2mm。地上部分长15-45cm。上部茎及分枝常呈“之”字状。叶状枝簇生,每簇3-8枝,常下倾或平展,近圆柱形,表面略具棱;长0.5-2.5cm,径0.8-1mm。质稍硬;叶形小,鳞片状。
归经
肝经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;杀虫;止痒;消痈散结。主神经性皮炎;牛皮癣;体癣;疮疖痈肿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
复方
①治神经性皮炎,牛皮癣:寄马桩半斤,加水五斤,煎成浓汁,再加明矾、食盐各五钱,煎熬至溶解后取汁备用。每天洗患处一次。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②治疮疖痈肿: 寄马桩带根全草,捣烂外敷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》)
各家论述
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,杀虫,止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