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丁癸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中文名 | 丁癸草 |
拉丁名 | Dīnɡ Guǐ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人字草、二叶人字草、苍蝇翼、乌蝇翼、铺地锦[广东]、老鸦草、金鸳鸯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田边、草地、斜坡或溪旁。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和云南等省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(L.) Pers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收。 |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丁癸草
拼音注音
Dīnɡ Guǐ Cǎo
别名
人字草、二叶人字草、苍蝇翼、乌蝇翼、铺地锦[广东]、老鸦草、金鸳鸯
来源
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(L.) Pers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收。
生境分布
生于田边、草地、斜坡或溪旁。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和云南等省。
原形态
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,长20~60厘米。根较粗壮,有分枝。茎丛生,无毛,披散或匍伏状。小叶双生,两枚叶片生于一个叶柄顶端呈人字形,故有人字草,二叶人字草之名;小叶片窄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厚纸质,长5-15毫米,宽2-4毫米,下部叶有时较长,叶片顶处有一小刺,全缘,下面疏被毛茸或无毛,具黑腺点;托叶卵状披针形,基部有长耳,上有数条明显的脉。自春至秋顶生总状花序,有花数朵,花下有大形卵状苞片2,基部有距,几将全花遮盖;花萼膜质,呈二唇形,有短柔毛;蝶形花冠黄色,旗瓣宽阔;雄蕊10个,花丝连合为单体;花药有长短2种型式,子房无柄,花柱线形。荚果条形,有倒钩刺,具2-6荚节,每节有种子1粒。
化学成分
全草显黄酮甙、酚类、氨基酸的反应。
炮制
洗净、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甘、淡、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凉血解毒。用于感冒,咽喉炎,急性黄疸型肝炎,急性胃肠炎,急性阑尾炎,小儿疳积,急性乳腺炎,眼角膜炎;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疖肿毒,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复方
急性乳腺炎:丁癸草1~2两,鲮鱼1条(约2两左右)。水3碗,煎至1碗余,分1~2次服。
备注
鲮鱼为鱼纲鲤科鲮属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 (Cuvier et Valenciennes)在珠江流域产量很高,为养殖鱼之一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