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八楞木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八楞木 |
拉丁名 | Bā Lénɡ Mù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八棱麻、青竹标、八面风、三棱草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长于山坡草地。分布华东及中南各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饮片新参》 |
更多 | 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。七月左右割取全草,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八楞木
拼音注音
Bā Lénɡ Mù
别名
八棱麻(《药材学》),青竹标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八面风、三棱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
出处
《饮片新参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。七月左右割取全草,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山坡草地。分布华东及中南各地。
原形态
二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粗肥,高50~150厦米,具疏生的腺点及细毛,纵棱显着,上部分枝展开。根生叶和下部叶有柄,长椭圆形,长20~30厘米,羽状深裂,裂片7~8对,顶端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两侧裂片狭长椭圆形,先端圆钝,两面具腺点和细毛;上部叶逐渐狭小,椭圆形、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羽状分裂或全缘,无柄,或基部下延成翼柄以至茎部。头状花序多数,直径1~1.6厘米,成密集的伞房花丛;总苞管状或高杯形,长8~12毫米,宽6-8毫米;苞片多层,外层苞片较短小,先端圆钝,中层及内层苞片线形,顶端具膜质圆形的附片,背部及先端通常紫红色;管状花冠紫红色,长10~14毫米。瘦果长约4毫米;无毛;冠毛2层,外层较短,内层羽毛状。花期9~10月。
性状
干燥全草,茎类圆柱形,长70~100厘米,粗的直径可达9毫米,外表棕色,有棱线,叶痕突起。质坚而轻,髓部白色,中有一小孔。叶暗绿色或棕色,多已脱落,叶柄长。全体被毛茸。气弱,味苦。
主产江苏。
炮制
洗净,拣去杂草,切成小段,晒干,生用。
性味
辛苦,平。
①《饮片新参》:"味苦,性平。"
②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辛苦,寒。"
注意
《饮片新参》:"血虚气弱者忌用。"
功能主治
祛风活血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麻风。
①《饮片新参》:"活血祛风,散痹止痛。"
②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舒筋活络,追风镇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6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痛:青竹标三至五钱,煎水服。
②治跌打损伤:青竹标一两,泡酒服。
③治麻风:青竹标、炒米柴、毛桐各等量,煎水常洗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