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蚺蛇胆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新修本草》·虫鱼下 |
中文名 | 蚺蛇胆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苏敬(等)·唐(公元65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蚺蛇胆·《新修本草》·苏敬等20余人编写 |
更多 | (公元 659 年)唐.李绩(苏敬)撰。五十四卷。原书已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包括药图、图经、本草三部分,收载药物 844 种, 详细介绍性味、产地、效用等 。 |
味甘、苦,寒,有小毒。主心腹KT 痛,下部KT 疮,目肿痛。膏,平,有小毒;主皮肤风毒,妇人产后腹痛余疾。
此蛇出晋安,大者三、二围。在地行往不举头者,是真;举头者,非真。形多相似,彼土人以此别之。膏、胆又相乱也。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着,他蛇膏皆大如梅、李子。真胆狭长通黑,皮膜极薄,舐之甜苦,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;其伪者并不尔。此物最难得真,真膏多所入药用,亦云能疗伯牛疾。
〔谨案〕此胆,剔取如米粟,着净水中,浮游水上,过旋行走者为真,多着亦即沉散。其少着径沈者,诸胆血并尔。陶所说真伪正反,今出桂、广以南,高将肉为脍,以为珍味。虽死似鼍,稍截食之。其形似鳢鱼,头若鼍头,尾圆无鳞,或言鳢鱼变为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