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密花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密花草 |
拉丁名 | Mì Huā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节节花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田边或溪边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沟繁缕科植物田繁缕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gia ammannioides Roxb. Ex Roth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;洗净;鲜用或晒干 |
《中华本草》:密花草
拼音注音
Mì Huā Cǎo
别名
节节花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沟繁缕科植物田繁缕的全草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gia ammannioides Roxb. Ex Roth
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;洗净;鲜用或晒干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田边或溪边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7-30cm。近直立或渐升,分枝多,淡红色,具平展的腺毛。叶对生,几无柄;插叶长约2mm,2深裂,裂片披针形,有撕裂状小齿;叶片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0.4-2cm,宽2-8mm,边缘有尖锐的小锯齿,下面有短毛。花小,多数簇生于叶腋;花梗长1-2mm;萼片5,狭卵形,长约1.2mm,先端渐尖;花瓣5,淡红色,狭卵形,约与萼片等长;雄蕊5;花柱5,短。蒴果近球形,长1.2-2mm,裂为5瓣。种子我数,极小。花期几近全年。
性味
味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尿路感染;痈疖;口腔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含漱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