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观音苋(木耳菜、血皮菜、水三七)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观音苋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2-12 投稿人 : 瀚帆 点击 :
物种 观音苋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
中文名 观音苋
拉丁名 Guān Yīn Xiàn
英文名
别名 木耳菜、血皮菜、水三七、血匹菜、紫背天葵、红番苋、红毛番、红苋菜、红菜、当归菜、红玉菜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生于旷野湿地,或栽培于菜圃。分布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重庆草药》
更多 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全草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观音苋

拼音注音

Guān Yīn Xiàn

别名

木耳菜、血皮菜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水三七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血匹菜、紫背天葵(《重庆草药》),红番苋、红毛番、红苋菜、红菜、当归菜、红玉菜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
出处

《重庆草药》

来源

为菊科植物观音苋全草

生境分布

生于旷野湿地,或栽培于菜圃。分布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原形态
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30~60厘米,全体光滑无毛。叶互生:椭圆状披针形,长6~9厘米,宽1.5~3厘米,厚而柔软,先端尖,基部楔形,下延成耳状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紫红色;叶柄短,紫红色,上部叶几无柄。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数个排列成疏散的圆锥状或伞房状花序;花序柄细长,2歧分枝;苞片1列,线形;全部管状花,黄色。瘦果具线条,冠毛丰富。花期夏季。

性味

《福建中草药》:"微甘辛,平。"

功能主治

活血止血,解毒消肿。治痛经,血崩,咳血,创伤出血,溃疡久不收口。
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妇人血病,酒煎服。"

②《重庆草药》:"治血气痛、血崩。"

③《福建中草药》:"生血止血,清热消肿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2~3两)。外用:研末撒或捣敷。

复方

①治病经:红番苋鲜叶二至四两,用酒炒制三至七次后,开水冲炖,饭前服。

②治创伤出血:鲜红番苋捣烂敷。

③治咳血:鲜红番苋二至四两。水煎服。

④治溃疡久不收口:干红番苋叶,研细末,撒疮口。(选方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