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盐蛇(树蜥蝎、篱筒马、午时逢)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盐蛇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1-21 投稿人 : 博利园艺 点击 :
物种 盐蛇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
中文名 盐蛇
拉丁名
英文名
别名 树蜥蝎、篱筒马、午时逢、雷公蛇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分布广西一带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陆川本草》
更多 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。夏季捕捉。用小绳结成活套,系于竹竿顶端,近其头部频频摇动以引诱之,待其头部钻入套中,迅速抽紧,即可捕获。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,拭净、烘干;或用好酒浸泡。浸的酒呈青绿色,宜放瓷皿内,避阳光照射,否则颜色变淡,影

拼音注音

Yán Shé

别名

树蜥蝎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篱筒马、午时逢(《陆川本草》),雷公蛇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

出处

《陆川本草》

来源

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去内脏的全体。夏季捕捉。用小绳结成活套,系于竹竿顶端,近其头部频频摇动以引诱之,待其头部钻入套中,迅速抽紧,即可捕获。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,拭净、烘干;或用好酒浸泡。浸的酒呈青绿色,宜放瓷皿内,避阳光照射,否则颜色变淡,影响质量。

生境分布

分布广西一带。

原形态

全长25~30厘米,尾长超过体长。头部前端尖,呈三角形;吻钝圆。颈部较细。全体棕褐色,背面、四肢及尾部有黑褐色袋状斑纹,腹面灰黄色。全身鳞片均起棱,自颈至躯干前占体长1/3的脊鳞成尖细突起,形如马鬃,尤以颈部的更为显着,耳后两侧亦有少数突起。四肢发达,前肢5指,后肢5趾,趾较指长,指、趾端均有钩爪。尾如鞭状,末端尖细。

多栖于矮小的树枝上或草丛中,中午时特别活跃,常静候树干上,捕食昆虫。

性味

《陆川本草》:"甘,温。"

功能主治

《陆川本草》:"滋养强壮,祛风湿。治风湿骨痛,小儿疳积。"

用法用量

浸酒或与瘦肉蒸服。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