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大黄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从新》·毒草类 |
中文名 | 大黄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吴仪洛·清(公元 1757 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大黄·《本草从新》·吴仪洛 |
更多 | 《本草从新》(公元 1757 年)清.吴仪洛(遵程)着。 十八卷。以《本草备要》为依据,一部分照旧,一部分增改,较为完善 。 |
大泻血分、实热、下有形积滞.
大苦大寒.入足太阴(脾)、手足阳明、厥阴(大肠、胃、心包、肝.)血分.其性沉而不浮.
其用走而不守.若酒浸.亦能引至至高之分.(仲景太阳门调胃承气汤、大黄注曰∶酒浸、阳明门大承气汤、大黄注曰∶酒洗、少阳阳明小承气汤、大黄不用酒制、皆有分别、东垣曰、邪气在上、非酒不至、若用生者、则遗至高之邪热、病愈后、或目赤喉痹、头肿、膈上热疾生也.)用以荡涤肠胃.下燥结而除瘀热.治伤寒时疾.发热谵语.(大肠有燥粪、故谵语、宜下之.)温热瘴疟.下痢赤白.腹痛里急.黄胆水肿.症瘕积聚.(积久成形谓之积、属阴、聚散无常谓之聚、属阳、积多是血、或食或痰、聚多是气.)留饮宿食.心腹痞满.二便不通.(皆土郁夺之.)吐血、衄血、血闭.损伤积血.一切实热.血中伏火.行水除痰.
蚀脓消肿.能推陈致新.(东垣曰∶如定祸乱以致太平、所以有将军之名、时珍曰∶仲景泻心汤、治心气不足、吐衄血者、用大黄黄连黄芩、乃泻心包肝脾胃四经血中之伏火也、又治心下痞满、按之软者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、亦泻脾胃之湿热、非泻心也、病发于阴而反下之、则痞满、乃寒伤营血、邪结上焦、胃之上脘当心、故曰泻心、经曰∶太阴所至为痞满、又曰∶浊气在上、则生 胀是已、病发于阳而反下之、则结胸、乃热邪陷入血分、亦在上脘、故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、亦泻脾胃血分之邪、而降其浊气也、若结胸在气分、则用小陷胸汤泻心汤、或问心气不足而吐衄、何以不补心而反泻心、丹溪曰∶少阴不足、亢阳无辅、致阴血妄行、故用大黄泻其亢盛之火、又心本不足、肺肝各受火邪而病作、故用黄芩清肺、黄连清肝、肺者阴之主、肝者心之母、血之合也、肺肝火退、则血归经而自安矣、宗 曰∶以苦泄其热、就以苦补其心、盖一举而两得之、士材曰∶古人用大黄、治虚劳吐衄、意甚深微、盖浊阴不降、则清阳不升、瘀血不去、则新血不生也.)峻利猛烈.长驱直捣.苟非血分热结.六脉沉实者.切勿轻与推荡.(病在气分而用之、是为诛伐无过浸、酒蒸、生、熟之不同.生用更峻.(欲取通利者、不得骤进谷食、大黄得谷食、便不能通利、洪迈夷坚志云∶汤火伤者、捣生大黄调敷、止痛无瘢.)黄芩为使.(梅师方、男子偏坠作痛、大黄末、醋和涂之、干则易.自半夏至大黄、皆常毒之品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