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牛扁(音褊)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证类本草》· |
中文名 | 牛扁(音褊)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唐慎微·宋(公元960-127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牛扁(音褊)·《证类本草》·唐慎微 |
更多 | 作者:唐慎微 朝代:宋 年份:公元960-1279年 |
(牛扁(音褊)_图缺)
味苦,微寒,无毒。主身皮疮热气,可作浴汤,杀牛虱小虫,又疗牛病。生桂阳川谷。
陶隐居云∶今人不复识此,牛疫代代不无用之。既要牛医家应用,而亦无知者。唐本注云∶此药似三堇、石龙芮等。根如秦艽而细。生平泽下湿地,田野人名为牛扁。疗牛虱甚效。
太月、八月采根,晒干。
图经曰∶牛扁,出桂阳川谷,今潞州、宁州亦有之。叶似三堇、石龙芮等。根如秦艽而细。多生平泽下湿地。二月、八月采以晒干。今亦稀用。按《本经》云∶杀牛虱小虫。苏恭注云∶太常贮名扁特。今潞州只一种,名便特。六月有花,八月结实,采其根,捣末,油调,杀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