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苍蝇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苍蝇草 |
拉丁名 | Cānɡ Yinɡ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山坡荒地。分布云南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|
更多 | 为豆科植物韩氏木蓝的根。全年均可采收,以秋、冬采较好,洗净切片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苍蝇草
拼音注音
Cānɡ Yinɡ Cǎo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韩氏木蓝的根。全年均可采收,以秋、冬采较好,洗净切片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荒地。分布云南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100~160厘米。幼茎密生白毛,不久即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4~5厘米,有9~17小叶;小叶对生,矩倒卵形,长7~10毫米,阔3.5~6毫米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全缘,革质,两面被有散生贴附白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约3厘米;花紫色,蝶形,疏生,长7.5毫米;花梗细而短,长不及1.5毫米。荚果直,线形,长3厘米;内有种子数枚。花期春季。
性味
苦微涩,凉。
功能主治
祛风,消炎,止痛。治牙龈发炎,跌打疼痛,麻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