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土茯苓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纲目》·草部 |
中文名 | 土茯苓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土萆解、刺猪苓、山猪粪、草禹余粮、仙遗粮、冷饭团、硬饭、山地栗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明(公元 1578 年)·李时珍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土茯苓·《本草纲目》·李时珍 |
更多 | 《本草纲目》共五十二卷,收载药物 1892 种,附药图 1000 余幅,并载附方 10000 余。 |
「释名」土萆解、刺猪苓、山猪粪、草禹余粮、仙遗粮、冷饭团、硬饭、山地栗。
「气味」(根)甘、淡、平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梅毒。用土茯苓四两、皂角子七个,煎水代茶饮。
2、骨挛痈漏(筋骨疼痛,溃烂成痈,积年累月,终身成为废疾)。用土茯苓一两,有热加黄苓、黄连,气虚加四君子汤,血虚加四物汤,煎水代茶饮。又方:用土茯苓四两、四物汤一两、皂角子七个、川椒四十九粒、灯心七根,煎水代茶饮。
3、瘰疬溃烂。用土茯苓切片,或研为末,水煎服,或加在粥内吃下。多吃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