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马兜铃(臭铃铛、葫芦罐)的功效与作用_全国中草药汇编_马兜铃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08-09 投稿人 : 航新园艺 点击 :
物种 马兜铃
门类 中药材·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中文名 马兜铃
拉丁名 Mǎ Dōu Línɡ
英文名
别名 臭铃铛、葫芦罐、臭罐罐、万丈龙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
更多 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及马兜铃A. debilis Sieb. et Zucc.,以成熟果实入药。秋季果成熟时摘下晒干,搓碎过筛出去杂质。

马兜铃(臭铃铛、葫芦罐)

马兜铃(臭铃铛、葫芦罐)

马兜铃(臭铃铛、葫芦罐)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马兜铃

拼音注音

Mǎ Dōu Línɡ

别名

臭铃铛、葫芦罐、臭罐罐、万丈龙

来源

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及马兜铃A. debilis Sieb. et Zucc.,以成熟果实入药。秋季果成熟时摘下晒干,搓碎过筛出去杂质。

原形态

1、北马兜铃多年生缠绕草本,长达1米余,全株无毛。根细长,圆柱形,外皮黄褐色,有香气,断面有油点。茎有棱,缠绕成团,捻揉有特殊臭气。叶互生;柄细长;叶片三角状心形,长3~10厘米,长宽近相等,先端钝或钝尖,基部深心形,全缘,主直脉5~7条,下面灰绿色。夏日叶腋簇生数朵绿紫色花;花被喇叭状,长2~3.5里面,花被管基部膨大成球形,中部为管状,上端逐渐扩大向一侧平展成一先端具长尖尾的花被片(侧片);雄蕊6,贴生于肉质花柱体周围;子房下位,6室。疏果近圆形或宽倒卵形,长3~7厘米,直径2~4厘米,果梗下垂,成熟时果沿室开裂为6瓣,果梗亦裂成6条丝状。种子多数,扁平三角形,周围有宽翅。

生于林缘、溪流两岸、路旁及灌木丛中。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等地均有分布。

2、马兜铃形态特征及生境分布见青木香项下。

栽培

喜温暖气候,适宜在湿润、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栽培。用种子繁殖,秋季播种,第二年春出苗,直播行距1~1.5尺,穴距6~7寸,覆土3~5分,出苗前保持土壤潮湿,苗高1尺左右,应搭架,以利茎蔓攀援生长。5~6月间有蛱蝶幼虫、红蜘蛛为害。在蛱蝶幼虫的幼龄期可用6%可湿性六六六1斤加50%可湿性滴滴涕1斤加水400斤喷射。如有红蜘蛛同时发生时,可在药液中加入乐果2两,混合喷射。

化学成分

马兜铃的果实含水溶性季铵类生物碱、马兜铃酸(aristolochic acid)等。种子含马兜铃碱(aristolochine,C32H32O13N2)、马兜铃酸、马兜铃次酸(aristolochinic acid)及木兰碱(magnoflorine)

药理作用

1、北马兜铃煎剂经麻醉兔口服给药,有祛痰作用。

2、用马兜铃浸剂给豚鼠作灌流,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的作用。并能解除硝酸毛果芸香碱,氯化乙酰胆碱、磷酸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。

3、抑菌试验:马兜铃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、史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马兜铃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
炮制

蜜马兜铃:取净马兜铃,将果实搓碎,除去砂土,加入炼至黄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,搅匀后稍闷,放锅内炒至不粘手,取出晾凉(每100斤加炼蜜35斤)。

性味

苦、微辛,寒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降气,止咳平喘。主治:慢性支气管炎,肺热咳喘,百日咳。

用法用量

1~3钱。

复方

1、肺热咳嗽:马兜铃、杏仁、甘草、桑白皮各二钱,水煎服。

2、百日咳:马兜铃、百部各2钱,大蒜3头,放碗内加水适量,蒸后取汁去渣服。

备注

1.同属植物囊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saccata Wall.与上两种的主要区别为花大,单生叶腋,直径大3厘米,具梗;花被管状,“U”形弯曲,灰绿色,带紫色条纹,被毛,管内暗紫晕;雄蕊6个,紧密围绕花柱。蒴果卵形。种子多数。西藏以此作马兜铃入药,功效相似。

2、百合科植物荞麦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cathayanum (Wils.) Stearn(四川)和心叶大百合C. giganteum (Wall.) Makino(云南)在部分地区有以其果实或种子误作马兜铃入药。

此外,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的少数地区有以百合科百合属多种植物的果实误作马兜铃;四川尚有以葫芦科雪胆属植物纤花雪胆Hemsleya graciliflora Cogn.的果实为土兜铃和以土贝母属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(Maxim.) Franq.的果实混称马兜铃,应注意鉴别。

摘录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