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沉香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备要》·木部 |
中文名 | 沉香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汪昂(讱庵)·清(公元 1694 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沉香·《本草备要》·汪昂 |
更多 | (公元 1694 年)清.汪昂(讱庵)着。四卷。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,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,论述扼要。 |
重,宣,调气,补阳
辛苦性温。诸木皆浮,而沉香独沉,故能下气而坠痰涎(怒则气上,能平则下气)。能降亦能升,气香入脾,故能理诸气而调中(东垣曰∶上至天,下至泉,用为使,最相宜)。
其色黑、体阳,故入右肾命门,暖精助阳。行气不伤气,温中不助火。
治心腹疼痛,噤口毒痢,症癖邪恶,冷风麻痹,气痢气淋。色黑、沉水者良。香甜者性平,辛辣者热。入汤剂,磨汁用;入丸散,纸裹置怀中,待燥碾之。忌火(鹧鸪斑者,名黄沉;如牛角黑者,名黑沉;咀之软、削之卷者,名黄腊沉,甚难得;浮者,名栈香;半沉者,名煎香;鸡骨香虽沉而心空,并不堪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