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虻虫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虫部 |
中文名 | 虻虫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杨时泰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虻虫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杨时泰 |
更多 | 《本草述钩元》清·杨时泰(公元1644-1911年) 著 |
大如蜜蜂而扁。微黄绿色。好啖牛马血。伺其腹满。掩取干之。
味苦。气微寒。有毒。肝经血分药。主逐瘀血。破血积坚痞。症瘕寒热。通利血脉及九窍。
苦胜。
虻虫二〔论〕用虻之义。与水蛭同。先哲释抵当汤云。血蓄于下。必以咸为主。故水蛭咸寒为君血为中止凡病患气血虚甚。形质瘦损者。忌之。伤寒发黄。脉沉结。少腹硬。如小便不利者。为无血聚。
〔修治〕入丸散。去翅足。炒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