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花斑叶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花斑叶 |
拉丁名 | Huā Bān Yè |
英文名 | Herb of Java Treebine |
别名 | 粪虫叶、抽筋散、花脸叶、下面红、蛤蚂藤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河边阴湿的地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青紫藤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ssus javana DC.[C.discolor B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泥土,切段或片,鲜用或晒干。 |
《中华本草》:花斑叶
拼音注音
Huā Bān Yè
别名
粪虫叶、抽筋散、花脸叶、下面红、蛤蚂藤。
英文名
Herb of Java Treebine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青紫藤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ssus javana DC.[C.discolor BL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泥土,切段或片,鲜用或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河边阴湿的地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态
青紫藤 攀援状灌木。根茎粗壮,肉质。茎具节,无白粉,节部有2个小苞片;卷须与叶对生,不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片心状卵形或狭卵形,先端渐尖,基都心形,边缘有较多的小锯齿,下面红色;幼叶常具褐色花斑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。浆果,熟时黑色。
归经
肺;肝;脾;肾经
性味
辛;温
功能主治
祛风胜湿;藤瘀止痛。主风湿;湿疹;皮肤瘙痒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