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独活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草木上品 |
中文名 | 独活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陶弘景·南朝·梁(公元502-557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独活·《本草经集注》·陶弘景 |
更多 | (公元 536 年? )梁.陶弘景(隐居)注。七卷。原书己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集注是在《 神农本草经》基础上进行整理, 又增药 365 种, 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果、 菜,有名未用六类。 |
味苦、甘,平、微温,无毒。主治风寒所击,金疮止痛,贲豚,痫 ,女子疝瘕。治诸贼风,百节痛风无久新者。久服轻身,耐老。一名羌活,一名羌青,一名护羌使者,一名胡王使者,一名独摇草。此草得风不摇,无风自动。生雍州川谷,或陇西南安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(豚实为之使。)
药名无豚实,恐是蠡实。此州郡县并是羌活。羌活形细而多节,软润,气息极猛烈。出益州北部、西川为独活,色微白,形虚大,为用亦相似,而小不如。其一茎直上,不为风摇。
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