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红线麻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红线麻 |
拉丁名 | Hónɡ Xiàn Má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红头麻、苛麻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或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陕西草药》。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艾麻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portea cuspidata(Wedd.)Friis[Sceptro-cnide macrostachya Maxim;Laportea macrostachya(Maxim.)O |
《中华本草》:红线麻
拼音注音
Hónɡ Xiàn Má
别名
红头麻、苛麻
出处
出自《陕西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艾麻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portea cuspidata(Wedd.)Friis[Sceptro-cnide macrostachya Maxim;Laportea macrostachya(Maxim.)Ohwi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或沟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100cm。茎直立,有螫毛和反曲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11 cm;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6.5-20cm,宽 4.5-18cm,先端常有浅裂,中央有尾状尖,基部圆形或浅心形,叶缘有粗锯齿。雌雄同株;雄花序生于雌花序之下,长达15cm,雄花被5裂;雄蕊与花被裂片同数而对生;雌花被4裂,不相等,内侧2片,花后增大,歪卵形,外侧2片较小,披外形;子房长圆形,柱头细长,有毛。瘦果斜卵形,扁平,长1.8-2mm,宿存花柱由基部向下弯曲。花期6-8月,果期 8-10月。
性味
辛;苦;性寒;小毒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通经活络;消肿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;腰腿疼痛;虚肿水肿,淋巴结结核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~ 12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.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