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五倍子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蒙筌》·木部 |
中文名 | 五倍子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陈嘉谟·明(公元1368-164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五倍子·《本草蒙筌》·陈嘉谟 |
更多 | 《本草蒙筌》明 陈嘉谟(公元1368-1644年) 著 |
(一名文蛤) 味苦、酸,气平。属金与水。无毒。在处生,季秋采。形类拳大,色兼青黄。内多小虫,俗又名曰虫仓也。疗齿宣疳 ,及小儿面鼻疳疮;治风癣痒瘙,并大人五痔下血。煎汤洗眼目,消赤肿止疼。研末染髭须,变皓白成黑。专为收敛之剂,又禁泻痢肠虚。解消渴生津,却顽痰去热。百药煎者,亦此造成。(新鲜五倍子十斤,舂捣烂细,磁缸盛,稻草盖合,七昼夜,取出复捣,加桔梗、甘草末各二两,又合一七,仍捣仍合,务过七次,捏成饼锭,晒干任用。如无新鲜,用干倍子水渍为之。)肺胀喘咳不休,噙化数饼即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