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刺藦苓草(刺参、降扯)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刺藦苓草图片_中药材

时间 : 12-21 投稿人 : 彬健 点击 :
物种 刺藦苓草
门类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
中文名 刺藦苓草
拉丁名
英文名
别名 刺参、降扯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 生于山坡、田野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命名者及年代
保护级别
备注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新医学杂志》9:31,1973
更多 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。6~7月采收。同属植物水苏叶藦苓草的幼嫩全草,亦同等入药。

拼音注音

Cì Mò Línɡ Cǎo

别名

刺参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,降扯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

出处

《新医学杂志》9:31,1973

来源

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苓草幼嫩全草。6~7月采收。

同属植物水苏叶藦苓草幼嫩全草,亦同等入药。

生境分布

生于山坡、田野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
原形态

多年生草本,高30~90厘米。根圆柱形,分枝,外面褐色。茎直立,不分枝,有纵条纹。叶根出,叶片披针形,长10~20厘米,宽1.5~2厘米,边缘具不规则的刺状锯齿。花数朵轮生组成穗状花序;苞片3枚轮生,无柄,边缘具刺状锯齿;花淡紫色,唇形。瘦果,表面具瘤状突起和黑斑。

化学成分

含醇式皂甙、甙类。

性味

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温,味甘微苦。"
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性平(温),味甘。"

功能主治

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健胃,催吐,消肿。用于胃痛等症;外用治疮痈肿痛。"

②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"单用煎服催吐;茎叶碾末撒布,治化脓创伤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~2钱;大剂量则催吐。外用:研末撒。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