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蝌蚪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蝌蚪 |
拉丁名 | Kē Dǒu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活师、蛞斗、活东、虾蟆子、玄鱼、玄针、虾蟆儿、聒子、虾蟆台、虾蟆粘、悬针、水仙子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本草拾遗》 |
更多 | 为蛙科动物泽蛙、金线蛙或黑斑蛙等蛙类的幼体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蝌蚪
拼音注音
Kē Dǒu
别名
活师(《山海经》),蛞斗、活东(《尔雅》),虾蟆子、玄鱼、玄针(崔豹《古今注》),虾蟆儿(《本草拾遗》),聒子、虾蟆台、虾蟆粘(《尔雅翼》),悬针、水仙子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蛙科动物泽蛙、金线蛙或黑斑蛙等蛙类的幼体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热毒疮肿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火飚热疮及疥疮,并捣碎敷之。"
②《本草蒙筌》:"烂捣为火疮敷药,绝无瘢痕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,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。
复方
①治火飚热毒.一切疮疖:蝌蚪一升,淘净,加旧石灰半斤,稠成水,日晒,调加三黄散搅匀,再晒至干收藏,临时加冰、麝,水(化)开搽。(《本草求原》)
②治无名大毒,一切火毒、瘟毒:寒水石、净皮消、川大黄各等分,研极细末;用蝌蚪水(初夏时,捞取蝌蚪,收坛内,泥封口,埋至秋天,即化成水)一大碗,入前药末各二两,阴干,再研匀,收磁罐内,每用时,以水调涂患处。(《医宗金鉴》蝌蚪拔毒散)
③治流行性腮腺炎:蝌蚪一斤,冰片一钱。将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内,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,每天三、四次,连涂二至三天。(苏医《民间验方选集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