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蜣螂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崇原》·卷下\本经下品 |
中文名 | 蜣螂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志聪·清(公元167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蜣螂·《本草崇原》·张志聪 |
更多 | 作者: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,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;朝代:清·康熙十三年;年份:公元1674年。 |
气味咸寒,有毒。主治小儿惊痫螈 ,腹胀寒热,大人癫疾狂阳。
(蜣螂所在有之,有大小二种,小者身黑而暗,不堪入药。大者身黑而光,名胡蜣螂。
腹翼下有小黄子,附母而飞,见灯光则来,宜入药用。蜣螂以土包粪,转而成丸,雄曳雌推,置于坝中覆之而去,数日有小蜣螂出,盖孚乳于中也,故一名推丸,又名推车客。深目高鼻,状如羌胡,背负黑甲,状如武士,故一名铁甲将军,昼伏夜出,故又名夜游将军。)
蜣螂甲虫也,出于池泽,以土包转而成生育。气味咸寒,是甲虫而禀水土之气化。甲虫属金,金能制风,故主治小儿惊痫螈 。禀土气,故治腹胀之寒热。禀水气,故治大人癫疾之狂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