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甘遂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长沙药解》·卷四 |
中文名 | 甘遂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黄元御·清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甘遂·《长沙药解》·黄元御 |
更多 | 《长沙药解》清 黄元御 著 |
【本经】味苦寒。主大腹疝瘕,腹满,面目浮肿,留饮宿食,破癥坚积聚,利水谷道。一名主田。生川谷。
味苦,性寒,入足太阳膀胱经。善泻积水,能驱宿物。
《金匮》甘遂半夏汤,甘遂大者二枚,半夏十二枚,芍药五枚,甘草指大一枚。水二升,煮半升,入蜜半升,煎八合,顿服。治留饮欲去,心下坚满,脉伏,自利反快者。心下坚满,脉气沉伏,是有留饮。忽而自利反快,是水饮下行,渍于肠胃也。甘遂、半夏,泻水而涤饮,甘草、芍药,培土而泻木,蜂蜜滑大肠而行水也。
《伤寒》大陷胸汤方在大黄。用之治结胸热实,烦躁懊憹者。十枣汤方在大枣。用之治心胁痞痛,下利呕逆者,治悬饮内痛,脉沉而弦者。大黄甘遂汤方在大黄。用之治水与血结在血室者。皆以其破壅而泻痰饮也。
甘遂苦寒迅利,专决积水,凡宿痰留饮、经腑停瘀、皮肤肿胀、便尿阻涩之证,一泻而下。其力甚捷,并下癥瘕积聚、一切陈郁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