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素馨花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素馨花 |
拉丁名 | Sù Xīn Huā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耶悉茗花、野悉蜜、玉芙蓉、素馨针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云南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浙江等地均有栽培,亦有野生者。产于广东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纲目》 |
更多 | 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。夏、秋采收,在清晨太阳未出时采摘花蕾,隔水蒸约20分钟,然后取出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素馨花
拼音注音
Sù Xīn Huā
别名
耶悉茗花(《南方草木状》),野悉蜜(《酉阳杂俎》),玉芙蓉(《花镜》),素馨针(《广东中药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。夏、秋采收,在清晨太阳未出时采摘花蕾,隔水蒸约20分钟,然后取出晒干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浙江等地均有栽培,亦有野生者。产于广东等地。
原形态
直立灌木。枝下垂,有角棱,平滑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对生;总叶柄扁平而有翅;小叶5~7片,椭圆形、阔椭圆形或卵形,先端有极小之尖头,或呈三角尖形。花两性,聚伞花序顶生,有花数朵,花白色;萼裂片5枚,线形,长6毫米,约为花冠筒长的1/3;花冠简长2厘米,裂片芽时覆瓦状排列,开展时长1.3厘米,宽7毫米;雄蕊2,生于花冠筒内,花丝极短,花药长圆形,近基部着生;子房2室。浆果黑色,椭圆形。花期2~6月(广东7~12月)。果期7~8月。
性状
干燥的花蕾不带花萼及子房,全长约2厘米,花冠管细长管状,长约1厘米,粗约1毫米,花冠5裂片,覆瓦状紧裹在一起,呈毛笔头状,基部粗约3毫米;全体淡黄棕色,有细纵脉,剖开可见花冠管上部着生2枚雄蕊,花丝短,花药狭长圆形,中央常有花柱残存。质稍硬脆,遇潮变软。气香,味苦微涩。以金黄色、味香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性味
《广东中药》Ⅱ:"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解心气郁痛,止下痢腹痛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肝炎、肝硬化的肝区痛。胸肋不舒,心胃气痛,下痢腹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泡茶饮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