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野猪黄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新修本草》·兽下 |
中文名 | 野猪黄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苏敬(等)·唐(公元65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野猪黄·《新修本草》·苏敬等20余人编写 |
更多 | (公元 659 年)唐.李绩(苏敬)撰。五十四卷。原书已佚,内容尚散见于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中。包括药图、图经、本草三部分,收载药物 844 种, 详细介绍性味、产地、效用等 。 |
味辛、甘,平,无毒。主金疮,止血,生肉,疗癫痫,水研如枣核,日二服,效。(新附)
熬之,主慰风肿 疮。屎汁,主心腹猝痛诸疰忤。尿,主症癖,胃反,吐不止,牙齿痛,水毒。草驴尿,主燥水。
驳驴尿,主水湿,一服五合良。燥水者画体成字,湿水者,不成字。
乳,主小儿热惊、急黄等,多服使痢,热毒。尾下轴垢,主疟,水洗取汁和面如弹丸二枚,作烧饼,疟未发前食一枚,至发时啖一枚。疗疟无久新发无期者。(新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