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狗尾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中文名 | 狗尾草 |
拉丁名 | Gǒu Wěi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莠、光明草、光明子[种子]、金毛狗尾草、谷莠子、毛毛草、毛嘟嘟、狗毛尾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|
更多 |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(L.) Beauv.的全草,花穗、根和种子亦入药。秋季采收,分别晒干。 |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狗尾草
拼音注音
Gǒu Wěi Cǎo
别名
莠、光明草、光明子[种子]、金毛狗尾草、谷莠子、毛毛草、毛嘟嘟、狗毛尾
来源
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(L.) Beauv.的全草,花穗、根和种子亦入药。秋季采收,分别晒干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明目,清热利尿。用于风热感冒,砂眼,目赤疼痛,黄疸肝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