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麋茸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兽部 |
中文名 | 麋茸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麋茸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 |
更多 |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 |
甘温无毒。修治与鹿茸同。
发明麋肉大寒,食之令人阳痿。而麋茸大益阳道,以其阳精都聚于角也。其角煎胶胜于鹿角,茸亦胜于鹿茸。然鹿之茸角补阳,右肾精气不足者宜之。麋之茸角补阴,左肾血液不足者宜之,此乃千古微旨。治虚损有二至丸,两角并用,但其药性过温偏于补阳,非阴虚者所宜。其麋胶主治与鹿胶无异,而兼补阴血之功过于鹿胶。但验其角大而毛白者即是。惜乎,《本经》但言麋脂疗痈肿恶疮死肌,寒热湿痹,四肢拘缓不收,风头肿气,通腠理,从无及乎茸角之用。彭 《延龄方》有麋角粉,《千金》变为麋角丸。以麋性喜食菖蒲,故修练服食方用之。《金匮》云,麋脂及梅子若妊妇食之令子青盲,男子伤精,皆性冷伤厥阴肝经之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