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蔗鸡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蔗鸡 |
拉丁名 | Zhè Jī |
英文名 | sinensin Saccharum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。资源分布: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自《中国新医药》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生出的嫩芽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ccharum sinensis Rox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。 |
《中华本草》:蔗鸡
拼音注音
Zhè Jī
英文名
sinensin Saccharum
出处
出自《中国新医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生出的嫩芽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ccharum sinensis Roxb.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。
资源分布: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。
原形态
甘蔗,多年生草本。秆高约3m,粗2-5cm,绿色或棕红色,秆在花序以下有白色丝状毛。叶鞘长于节间,无毛,仅鞘口有毛;叶舌膜质,截平,长约2mm;叶片扁平,两面无毛,具白色肥厚的主肪,长40-80cm,宽约20mm。花序大型,长达60cm,主轴具白色丝状毛;穗轴节间长7-12mm,边缘疏生长纤毛;无柄小穗披针形,长4.5-5mm,基盘有长于小穗2-3倍的丝状毛;颖的上部膜质,边缘有小毛,第1颖先端稍钝,具2脊,4脉,第2颖舟形,具3脉,先端锐尖;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,有1脉,先端尖,第2外稃狭窄成线形,长约3mm,第2内稃披针形,长约2mm。有柄小穗和无柄小穗相似;小穗柄长3-4mm,无毛,先端稍膨大。花、果期秋季。
功能主治
清热生津。主消渴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0-90g。
复方
治糖尿病:蔗鸡三两。清水五碗,煎成一碗,拘时温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