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从新》· |
中文名 | 草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吴仪洛·清(公元 1757 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草·《本草从新》·吴仪洛 |
更多 | 《本草从新》(公元 1757 年)清.吴仪洛(遵程)着。 十八卷。以《本草备要》为依据,一部分照旧,一部分增改,较为完善 。 |
宣、去风湿.
苦辛.生寒熟温.治缠绵风气.四肢麻痹.筋骨冷痛.腰膝无力.风湿疮疡.长于理风湿.
毕竟是燥血之品.恃之为补非是.(本草相传功用甚奇、近世服之、经年罕效、意者制法未尽善欤、风气有分别欤、药产非地道欤、亦以见执方者之失也.)江东人呼猪为 .其草似猪臭.故名.以五月五日、六月六日、七月七日采者.尤佳.去粗茎.留枝叶花实.酒拌蒸晒九次.蜜丸.( 辛苦气寒、必蒸晒九次、加以酒蜜、则苦寒之阴浊尽去、而清香之美味见矣、数不至九、阴浊未尽、不能透骨搜风而却病也.)捣汁熬膏.以生地甘草煎膏、炼蜜三味收之.酒调尤妙.(风气行于肠胃、泄泻、 为末、醋糊丸桐子大、每服三十丸、白汤下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