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山羊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山羊肉 |
拉丁名 | Shān Yánɡ Ròu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日用本草》 |
更多 | 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肉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羊肉
拼音注音
Shān Yánɡ Ròu
出处
《日用本草》
来源
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肉。
原形态
原动物详"山羊血"条。
性味
甘,热。
①《纲目》:"甘,热,无毒。"
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辛,热。"
注意
《日用本草》:"不利时疾人。"
功能主治
补虚助阳。治虚劳内伤,筋骨痹弱,腰脊酸软,阳痿,带下,不孕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益人,兼主冷劳,山岚疟痢,妇人赤白带下。"
②《日用本草》:"疗筋骨急强,虚劳。益气,利产妇。"
③《本草汇言》:"大补虚劳,脱力内伤,筋骨痹弱。又治男子精寒髓乏,阳事不振,或妇人积年淋带,腰脊痿软,血冷不育等症,用酒煮烂,和椒、盐作脯食。"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