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羚羊角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神农本草经读》·中品 |
中文名 | 羚羊角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陈修园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羚羊角·《神农本草经读》·陈修园 |
更多 | 《神农本草经读》清(公元1644-1911年) 陈修园 著 |
气味咸、寒,无毒。主明目,益气,起阴,去恶血,注下。辟蛊毒,恶鬼不祥,常不魇寐。(俗称羚羊)【参】羚羊角气寒味咸无毒,入肾与膀胱二经。主明目者,咸寒以补水,水足则目明也。
益气者,水能化气也。起阴者,阴器为宗筋而属于肝,肝为木,木得烈日而萎,得雨露而挺也。味咸则破血,故主去恶血。气寒则清热,故止注下也。蛊毒为湿热之毒也,咸寒可以除之。辟恶鬼不祥、常不魇寐梦者,夸其灵异通神之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