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,如养花、蔬菜、菌菇、果木及农作物等,欢迎查阅!

中药材【升麻】功效与作用_本草述钩元山草部_本草述钩元中草药大全

时间 : 07-09 投稿人 : 轩雅 点击 :
物种 升麻
门类 中药材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山草部
中文名 升麻
拉丁名
英文名
别名
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
分布区域
命名者及年代 杨时泰·清(公元1644-1911年)
保护级别
备注 升麻·《本草述钩元》·杨时泰
更多 《本草述钩元》清·杨时泰(公元1644-1911年) 著

升麻 摘自《本草述钩元》

蜀川者佳。根如蒿。多须而紫黑细小。极坚。削去皮。青绿色者谓之鸡骨升麻。功力殊胜。虚大黄白色者。不堪用。一种外黑里白。质虽紧实。谓之鬼脸升麻。一种纯青色。质亦坚。功力俱逊。川产青绿者。

根味微苦甘。气平性温。气味俱薄。浮而升。阳也。为足阳明太阴引经的药。得葱白白芷。亦入手阳明太阴经。升清阳。奉生气。治阳陷眩晕。举久泄下痢后重。遗浊带下崩中。

血淋下血。并发散本经风邪。解肌肉风热。消斑疹及游风肿毒。辟时气毒疠邪气。蛊毒入口皆吐。疗喉痛口疮。牙龈烂臭。又治小儿热壅惊痫。(诸本草)其用有四。手足阳明引经。

一也。升阳气于至阴之下。二也。去至高之上及皮肤风邪。三也。治阳明头痛。四也。补脾胃药非此引用不效。治脾痹非其梢不能除。(洁古)引参上行。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。又缓带脉之缩急。又凡胃虚伤冷。郁遏阳气于脾土者。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。(东垣)凡醉饱房劳。阳气致陷于至下之乡。或呕吐下痢过伤。而小腹急痛。或大小便难腰滞。而后重窘迫。或疮肿下陷黑紫。并湿盛脾痹者。非此无以升提发散。扶正而驱邪也。(能)升麻葛根汤。本发散阳明风寒药也。用治阳气郁遏。及元气下陷诸病。时行赤眼。殊效。一人寒月哭母受冷。遂病寒中。食无姜蒜。不能一啜。至夏酷暑。又多饮水。兼怀怫郁。因病右腰一点胀痛。牵引右胁。上至胸口。则必卧下。大便里急后重。频欲登圊。小便长而数。或吞酸吐水。或作泻。厥逆阳痿。得酒得热。病亦稍止。但受寒食寒。或入房劳役。或怒或饥。即时举发。一止则诸证泯然。甚则日发数次。服温脾胜湿滋补消导诸药。皆微止随发。此乃饥饱劳逸。内伤元气。清阳陷遏不能上升所致也。遂用升麻葛根汤合四君加柴胡苍术黄煎服。

仍饮酒一二杯助之。其药入腹。即觉清气上行。胸膈爽快。手足和暖。头目精明。诸证如扫。

每发一服即止。若减升葛。或不饮酒。则效便迟。大抵人年五十以后。其气消者多。长者少。

降者多。升者少。秋冬之令多。春夏之令少。若禀受弱而有前诸证者。并宜此药活法治之。

同郁金服。治蛊毒。不吐则下。(毒在上用升麻吐之。在腹用郁金下之。或合二物服之。)君人参莲肉。拣绿色升麻醋炒。治噤口痢有神。同石膏知母麦冬竹叶。治阳明热极发斑。头疼口渴。同荆防芩甘白芷。去皮肤风邪。同葛根荆芥菊花甘草。解肌肉间风热。兼发浮汗。同生地麦冬元参连翘甘草葛根。治牙根浮烂恶臭。同生地麦冬牛膝蒲黄。治小儿尿血。同黄连红曲滑石白芍莲肉甘草。治一切滞下为要药。升麻葛根汤。散胃经热邪。发斑疹。及天行豌豆疮。(水煎棉沾湿之)引葱白。散手阳明风邪。引石膏。止阳明齿痛。或加生地麦冬知母丹皮黄柏连翘元参弥良。入升阳散火汤。治阳气郁遏。及元气不足。阳气下陷。为小儿斑疹及痘疮圣药。未见点时可用。见标后不可用。

〔论〕升麻禀春阳之气以生。华于夏。(四月)实于季夏后。(六月)是气畅于火而宿于土也。其实黑色。其根紫黑色。是畅于火宿于土者。归根于至阴之水也。本水土合德以立地。然后火土合德以际天。即其气味之薄。先苦后甘者。非从下而上。毕达其升浮之功乎。

夫升阳气于至阴之下。何以与中土相关。盖胃之阳根于脾之阴。而脾与肝肾同会于关元。(经云。脐下三寸。关元也。三结交者。阳明太阴也。)升麻直入阳明太阴之元。引清气以上行。

即缪氏云。凡吐衄咳嗽。阴虚火动。气逆呕吐。及惊悸怔忡。癫狂等病。咸忌。

〔辨治〕质轻而坚。色黑者佳。发散生用。补中酒炒。止咳汗蜜炒。治滞下醋拌炒。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