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鲤鱼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鱼部 |
中文名 | 鲤鱼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鲤鱼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 |
更多 |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 |
甘平无毒。其目能眨动者有毒。药中有天门冬者勿犯。天行病后勿食。
发明鱼性逆水而上,动关翅尾,其力最劳,且目不夜暝,故释氏雕木象形似以警世之昏惰者。鲤性跳跃急流,故取以治水肿之病。河间云∶鲤之治水, 之利水,因其气相感也。黄瘅、香港脚湿热,孕妇身肿宜之。便血同白蜡煮。食脑髓治耳卒聋。齿治石淋。胆治目赤肿痛,取汁点之。鳞治产妇滞血。烧灰治吐血、崩中,十灰散中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