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槟榔花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槟榔花 |
拉丁名 | Bīnɡ Lɑnɡ Huā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产于广东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中药志》 |
更多 |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。夏季采集。晒干,去梗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槟榔花
拼音注音
Bīnɡ Lɑnɡ Huā
出处
《中药志》
来源
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。夏季采集。晒干,去梗。
生境分布
产于广东等地。
性状
干燥的雄花蕾,粒大如米而瘦,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。气无,味淡。
功能主治
①《中药志》:"为芳香健胃、清凉止渴药。"
②《广东中药》:"与猪肉煲汤,治疗咳嗽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炖肉服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