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石硫黄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蒙筌》·石部 |
中文名 | 石硫黄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陈嘉谟·明(公元1368-164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石硫黄·《本草蒙筌》·陈嘉谟 |
更多 | 《本草蒙筌》明 陈嘉谟(公元1368-1644年) 著 |
味酸,气温,大热。有毒。乃矾石液,出泰山中。如鸡雏,初出壳者为真;以火熔,倾水浸过可饵。畏细辛飞廉铁,使曾青石亭脂。体系至阳之精,能化五金奇物。状兴阳道,若下焦虚冷,元阳将绝者殊功;禁止寒泻,或脾胃衰微,垂命欲死者立效。中病便已,过剂不宜。塞痔血,杀疥虫,坚筋骨,除头秃。去心腹 癖,却脚漆冷疼。仍除格拒之寒,亦有将军之号。盖因功能破邪归正,返滞还清,挺出阳精,化阴魄而生魂也。
(谟)按∶硫黄性热,每用治其格拒之寒。倘或此证兼有伏阳在内,须加阴药为佐才妙也。古方太白丹、来复丹,各有硝石之类。是皆至阳,佐以至阴,正合宜尔。若无伏阳,单患阴证,此又不必例拘,惟在用其阳药也。
第三卷大黄款后 (谟)按宜参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