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鹅脚木叶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鹅脚木叶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多栽于村落、庭园或行道旁为风景树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南宁市药物志》 |
更多 | 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叶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 |
拼音注音
é Jiǎo Mù Yè
出处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叶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生境分布
多栽于村落、庭园或行道旁为风景树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
原形态
鱼木,又名:虎王、龙头花、鹅脚木、树头菜、鸡爪菜。
落叶无刺乔木,高达10米以上,指状复叶;具长柄;小叶3枚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~12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背灰绿色。伞房花序顶生;花大,杂性,直径5~7厘米,初绿黄色,后变淡紫色;萼片4,下部与花盘粘合;花瓣4,卵形或矩圆形,先端钝或短尖,有柄;雄蕊无数,与雌蕊柄的基部合生;子房具柄,1室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2.5~4厘米。种子多数。花期春季。
性味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健胃,解毒。治斑痧热症,烂疮。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清热解毒。治癍痧热症,用少量可以健胃,外用洗烂疮,掌生疱尤效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治蛇咬伤,用叶捣敷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备注
本植物的根(树头菜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