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榆根白皮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经逢原》·乔木部 |
中文名 | 榆根白皮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张璐·清(公元1617-1700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榆根白皮·《本经逢原》·张璐 |
更多 |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,成书于清·康熙三十四(1695)年,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。张璐,字路玉,号石顽,生于1617年,大约卒于1700年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 |
《本经》名零榆
甘平滑,无毒。
《本经》治大小便不通,利水道,除邪气。
发明榆有二种。一种二月生荚,其荚飘零,故谓零榆。一者八月生荚,皮有滑汁,谓之榔榆。性皆滑利。然入手足太阳、手阳明经。《本经》治大小便不通,取其有逐湿利窍之功,故五淋肿满及胎产宜之。《本草十剂》云,滑以去着,冬葵子、榆白皮之属,盖亦取其通利渗湿,消留着有形之物耳。榔榆甘寒,其下热淋利水道之功则一,但服之令人睡,较零榆之除邪气稍有不同,二者性皆疏利。若胃寒而虚者服之,恐泄真气,良非所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