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蜀葵花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本草蒙筌》·草部下 |
中文名 | 蜀葵花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陈嘉谟·明(公元1368-1644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蜀葵花·《本草蒙筌》·陈嘉谟 |
更多 | 《本草蒙筌》明 陈嘉谟(公元1368-1644年) 著 |
味甘,气寒。阴中之阳。无毒。即家园红白葵花,惟川蜀产者最胜。色因有二,治同。红葵花治赤带赤痢如神,血燥兼治;白葵花驱白带白痢速效,气燥亦驱。
子能催生堕胎,更疗淋涩水肿。一切疮疥痈毒,研末俱可敷之。叶捣烂,贴金疮火疮;又煮食,除热茎理恶疮散血,根主客热通便。根茎共煮汁吞,即解丹石热结。黄蜀葵花各种,叶狭敷金疮更验。子炒研调酒,亦催产捷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