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牛舌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牛舌草 |
拉丁名 | Niú Shé Cǎo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路旁或水边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江苏药材志》 |
更多 | 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舌草
拼音注音
Niú Shé Cǎo
出处
《江苏药材志》
来源
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旁或水边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原形态
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1米左右,多分枝。叶互生,具柄;叶长圆形,先端钝或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略呈波状。花序顶生,通常具叶,花簇呈轮状排列;花被6,黄绿色,2轮,宿存;雄蕊6,排列成3对,花丝细弱,花药基部着生;子房具棱,1室,花柱3,柱头细裂,毛刷状。果被卵形,先端尖,具明显网纹,各生一卵形或长圆形瘤状突起;瘦果三角形,有锐棱,长约2毫米,褐色,平滑,光亮。花期4~5月。
功能主治
《江苏药材志》:"捣烂敷乳房红肿。"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