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菩萨石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证类本草》· |
中文名 | 菩萨石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|
命名者及年代 | 唐慎微·宋(公元960-1279年)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菩萨石·《证类本草》·唐慎微 |
更多 | 作者:唐慎微 朝代:宋 年份:公元960-1279年 |
平,无毒。解药毒、蛊毒,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,消扑损瘀血,止热狂惊痫,通月经,解风肿,除淋,并水磨服。蛇虫、蜂蝎、野狼犬、毒箭等所伤,并末敷之,良。(新补见日华子。)
杨文华谈苑∶嘉州峨眉山有菩萨石,人多采得之。色莹白,若太山野狼牙石,上饶州水晶之类,日光射之,有五色如佛顶圆光。
衍义曰∶菩萨石,出峨嵋山中,如水精明澈,日中照出五色光,如峨嵋普贤菩萨圆光,因以名之。今医家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