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三分三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药大辞典》 |
中文名 | 三分三 |
拉丁名 | Sān Fēn Sān |
英文名 | |
别名 | 山茄子、大搜山虎、山野烟、野旱烟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于林间草地或田边路旁。分布云南。产云南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;出处 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 |
更多 | 为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、叶或种子。秋季或冬季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 |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三分三
拼音注音
Sān Fēn Sān
别名
山茄子、大搜山虎、山野烟(《云南中草药》),野旱烟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、叶或种子。秋季或冬季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间草地或田边路旁。分布云南。产云南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0~150厘米。根茎短祖;主根粗大,几垂直,根皮黄褐色,断面黄色,有臭气。茎丛生,粗壮,上部分枝。叶互生,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6~18厘米,宽3.5~9厘米,先端尖,边缘波状,下面微被短茸毛;叶柄长1~4厘米。花单生叶腋,花梗细长,下垂;花萼钟形,果时增大,边缘具不等齿,有肋脉10,外被绒毛;花冠钟形,黄绿色,长3.5~4厘米,直径3~3.5厘米,先端5裂,向后反卷;雄蕊5;雌蕊1,子房上位,2室,柱头肥厚。蒴果藏于增大的萼内,近球形,顶端开裂。种子矩圆形或近多角形,长约2.4毫米,棕色。花期夏末。果期晚秋。
性状
干燥根多切成片状,灰白色,圆形或卵圆形,直径7~12厘米,厚约6毫米,有显着的年轮和放射状的维管束。易折碎,折碎时有粉尘飞出。味苦。以片大而薄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三分三的根含生物碱1%以上,绝大部分是天仙子胺(即莨菪碱)及天仙子碱(即东莨菪碱)、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苦涩麻,温,剧毒。"
注意
心脏病、心脏衰弱者忌服。
功能主治
麻醉镇痛。治胃痛,骨折,风湿痛,跌打损伤。
①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:"作镇痛、镇静药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麻醉止痛,除湿祛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分;或研末服。外用:研末酒调敷。
复方
①治胃痛,风湿痛,跌打损伤:三分三根或叶三分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②整复麻醉止痛:用三分三根、叶研末,酒调外敷患处,3~6分钟后,即可进行骨折整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