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 | 东北溲疏 |
---|---|
门类 | 中药材·《中华本草》 |
中文名 | 东北溲疏 |
拉丁名 | |
英文名 | 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 |
别名 | |
界 | 植物界、动物界、其它 |
门 | |
纲 | |
目 | |
科 | |
属 | |
种 | |
分布区域 | 生态环境:生于灌木丛或杂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 |
命名者及年代 | |
保护级别 | |
备注 |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;出处 始载于《东北植物索检表》。 |
更多 | 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utzia parviflora Bunge var.amurensis Regel[D.amurensis(Regel)Airy-Shaw.] |
拼音注音
Dōnɡ Běi Sōu Shū
英文名
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
出处
始载于《东北植物索检表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utzia parviflora Bunge var.amurensis Regel[D.amurensis(Regel)Airy-Shaw.]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灌木丛或杂木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
原形态
东北溲疏 落叶灌木,高1-1.3m。老枝暗灰色,小枝褐色,疏生星状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4-8mm;叶片椭圆形,长3-10cm。宽2.5-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绿色,散生星状毛,下面色淡,星状毛多有5-7条辐射线,无中央长辐射线,叶脉上无单毛。伞房状花序,生于枝端,花多数;花梗和花萼被星状毛;萼筒长约2mm裂片5,宽卵形;花瓣5,白色,尖卵形;雄蕊10,花丝无齿或有不明显钝齿;子房一位,花柱3。蒴果。花斯7-8月,果期8-9月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香豆素、黄酮。
归经
肺经
性味
辛;苦;寒
功能主治
祛风解表;宣肺止咳。主感冒,支气管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树皮:用于感冒、支气管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